(新春走基层)留厦台胞围炉过年 共叙两岸亲情******
中新网厦门1月19日电 (记者 杨伏山)春节来临之际,留在厦门过年的台胞18日晚相聚围炉,共叙两岸亲情。
当天,记者来到湖里区一家酒店,厦门湖里区委台港澳办携手区台商联谊会,正在这里举办湖里区留厦过年台胞围炉活动。
两岸青年同台献艺,汇元台青基地带来歌舞《恭喜发财》,台湾青年曾雍凯、厦门青年方的等两岸青年纷纷登台表演,台胞们共唱《两岸一家亲》,现场喜气洋洋。参加围炉茶叙活动的台胞们互拜早年,互道新春祝福,分享交流在湖里创业、生活、工作的点滴和新年的愿景,共叙两岸亲情。
新港社区台胞主任助理毛维林装扮成“财神爷”,向大家送福送财送欢乐。他说,台胞们在湖里生活非常温馨,能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很多台青、台企更是在湖里成就了事业。
汇元台青基地总经理吕振宏则惦记着围炉的家乡菜。他说,和台胞朋友们聚在一起品尝着台湾菜、厦门菜,总能让人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感受到温暖和开心。
台青罗鼎均对记者说,今年是他时隔多年之后第二次在厦门过年。在厦多年,他深切感受到湖里区是台青创业、工作、生活的乐土。此次和家乡的朋友们一起过年,让他倍感家的温暖。
湖里区委副书记陈晓东说,湖里区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发挥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湖里区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台胞的付出和贡献。幸福的成果,也将由每位台胞共享。”他说。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韩莹焕表示,长期以来,厦门对台胞台企关怀备至,尽心尽力为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广大台胞在湖里区生活指数是最高的。
过去的一年,湖里区围绕“通”“惠”“情”,不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为台胞台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新创办1家台青基地,打造厦门首个台青金融公寓,出台就业台青住房补贴等,吸引112家台资企业落地发展。
湖里区委台港澳办主任方旭明说,许多台胞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回台湾过年,湖里就是他们的家,湖里人就是他们的家人。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台胞们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新春的团圆和欢乐。(完)
党员下沉社区 精准服务群众****** 正值寒冬,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江石泉古城景区,一支“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穿行其中,忙着提供便民服务。这支队伍就是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老城社区的“共驻共建”志愿服务队,按照社区与辖区内6个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的“共驻共建”协议,172名党员干部主动到社区报到领岗,与社区选配的94名党员楼院长共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这支志愿服务队不仅解决本地居民实际困难,还为游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有力补充力量,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老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世元说。据介绍,石泉县坚持“纵向联抓、平台共建,横向联建、事务共治,系统联动、成果共享”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努力打造“党群同心、共驻连心、服务暖心”的工作品牌,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石泉县建立县、镇、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总体谋划、整合资源,镇党委沟通协调、统筹推进,社区党组织组织动员、服务管理,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区域联建共同体平台。为加强基层治理力量,该县推动单位行业系统所属的95个党组织及2178名在职党员下沉到16个城市社区报到服务,变“各自为战”为“系统共治”。通过发挥镇、社区两级党组织引领作用,该县聚合社区内机关、国企和“两新”组织等党建工作力量,推动各类服务资源系统整合。 石泉县城市社区和共建单位党组织根据重点工作拟定需求清单和供给清单,通过共同协商、双向认领形成共建清单,按照“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经常性开展组团服务。 通过整合社区内行业系统党员志愿服务力量,石泉县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让辖区内各行业系统单位的党员干部能结合自身特长,在社区找到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将持续延伸城市党建工作触角,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从而为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提供坚强保障。”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说。(记者 龚仕建)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虹多多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