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发现成都平原迄今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
中新网成都1月10日电 (记者 岳依桐)10日,“遂宁市桃花河遗址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专家研讨会”10日在四川射洪举行。会上透露,眉山新发现一处成都平原迄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坛罐山遗址。根据光释光测年,初步推测该遗址最早遗存年代距今不低于20万年,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空白。
据介绍,坛罐山遗址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滴水村与太和镇马堰村交界处,地处成都平原南部、岷江支流东醴泉河右岸的低缓垅岗上。2019年12月,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在坛罐山开展考古调查工作,调查发现一件打制石核及其他文化遗存,在此后的考古发掘中,共出土石制品518件,清理坑、沟等遗迹现象10余处。
经专家确认,该遗址出土石制品大多以砾石为原料,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断片/碎屑、工具、备料。工具类型除石锤和石砧外,还有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刮器、锯齿刃器、重型刮削器、手镐等,另外还有使用过的砾石以及石片。工具多以砾石或断块为毛坯,采用锤击法加工,多见单边、单向修理,整体上属于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范畴。
专家认为,坛罐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类型遗址,出土石制品与简阳龙垭遗址、资阳鲤鱼桥遗址、重庆铜梁遗址等在石器组合、剥片技术等方面大体相似,石料、石器类型和技术上也较为一致,均属于典型中国南方砾石工业传统。坛罐山遗址也是一处古人类多次光顾、短期活动的原地埋藏遗址,它的发现与发掘,将逐渐揭开成都平原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面纱。
中国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表示,坛罐山遗址进一步为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提供线索、导向和思路。通过对坛罐山遗址的发掘、梳理、认知,考古工作者已在成都平原新发现了14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已开展考古发掘的遗址近10处,为下一步构建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旧石器年代框架、完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央视综合频道重点节目片单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央视综合频道重点节目片单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 “探源中华文明”篇章共推介了5档重点节目。作为总台首档聚焦“简牍”这一重要题材的大型文化节目,由尉天池先生题写片名的《简牍探中华》以“简牍的前世今生”为线索,用“实地探访+探秘演绎+文化解密”的全新表现形式,讲述简牍古代诞生、近代发现、当代研究传承的传奇故事;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打破常规戏剧舞台模式,再现文豪先贤波澜壮阔的人生之路;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三季以匠心打造典籍世界,带领受众探索更多经典名篇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由孙伯翔先生题写片名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把考古探索与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创新展现中华民族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新一季《古韵新声》系列节目通过“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形式,挖掘节日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展新时代画卷”篇章荟萃6档精品节目。《开学第一课》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让青少年更直观感受到中国发展脉络;《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探访山水间更多的风物与故事,全景式纵览一幅幅乡村壮美画卷;《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走入非遗文化大省,讲述非遗传承的匠心故事;大型美食文化节目《三餐四季》探寻11个集文化历史、现代发展、美景美食于一身的魅力古镇,共谱“三餐四季”的专属古镇地图;纪录片《农耕有文明》展现国内十处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焕发出的新活力;《文脉春秋》聚焦20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人物为线、名城为体、文脉为魂,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底蕴。 “荟萃总台精品”篇章用心遴选全台优质节目资源,集中推介了电视剧《我们的日子》《大汉赋》《天望》《城中之城》,以及《中国书法大会》《中国中医药大会》《中国画派》《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名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等多档总台精品节目。(完)
|